-
建筑垃圾夯扩桩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东昌府区湖上乐园宾馆位于环城湖畔,主楼为5层框架结构,其东西南附楼亦为框架结构,是一座建筑平面为半扇形的多功能三星级宾馆。该宾馆地处鲁西黄泛区冲积平原,原为人工湖塘,后经泥浆淤积而成平地,地质结构复杂,地耐力达不到160kpa的设计要求。
-
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坝体的应用研究
以某土坝坝体的加固为例,通过强夯前后的取样试验、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研究了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坝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强夯后坝体土的湿陷系数平均为0.008,降低了65.2% ,湿陷性完全消除;干密度平均为1.68 g/cm3,提高了23.5%;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平均渗透系数分别为0.65×10-5 cm/s和0.28×10-5cm/s,分别降低了85.5% 和93.3% ,也未发现土体剪切破坏现象;压缩系数平均为0.058 MPa-1,降低了80.2%,达到了低压缩性土标准;标准贯入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平均值分别提高了1倍和1.37倍,达到了预期的加固目的。
-
强夯法在高回填土地基加固施工中的应用
在广西三江世纪城项目工程地基施工中,采用了强夯法处理回填土的技术方案。介绍了该施工工艺,并对强夯加固后的地基进行了轻型动力触探,结果表明本工程强夯法施工的各参数选择合理,加固后效果显著,对相关工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强夯法在某变电站回填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强夯法在回填土地基中的应用。证明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具有加固效果显著、设备简单、施工方便、节省劳力、工期短和费用低等优点。可在较厚的各类回填土地基中推广使用。
-
强夯置换法在桥基加固中的应用
以汤城互通式立交B匝道桥桥墩基础加固为例,介绍强夯置换法的加固机理、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给出该桥桥基施工加固效果,以说明强夯置换法用于桥基加固的有效性,为同类桥梁的加固处理提供参考。
-
强夯_排水板联合加固河漫滩吹填料场地基的试验研究与应用
依据强夯-排水板联合加固机理,结合具体工程项目针对长江中下游河漫滩吹填地基特点进行了插塑料排水板和不插塑料排水板两种情况在不同能级下的强夯试验。通过试验对超孔隙水压力、夯击次数、夯沉量、CPT 值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等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了强夯处理该类地基的一系列参数,据此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补充和优化,并在原料场地基处理中予以应用。工程实践表明,通过强夯-排水板联合处理后的河漫滩吹填地基可以满足料场初期堆料要求,并为后期贮矿管理实现最终堆料目标提供保障,是一种既科学经济又切实可行的地基处理方法。
-
对高能级强夯技术发展的全面与辩证思考
强夯法是一种适用性广、经济高效、节能环保的地基处理方法。在处理碎石、块石填土和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当要求有效加固深度在10m以上甚至达到15~20m时,高能级强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目前国内多个工程的强夯能级超出规范,带来了设计、施工、检测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本文结合六个国家重点工程,就高能级强夯技术发展的客观性、必然性、经济性、复杂性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超出规范能级的设计参数等提出了建议,为工程界应用和规范发展提供了依据。最后,简述了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贡献。
-
强夯法有效加固深度的确定方法与判定标准(一)
本文统计收集了国内外强夯法地基有效加固深度的九类四十多种确定方法及十多种判定方法和标准,对有效加固深度——这一强夯技术理论中重要而未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工程实用角度澄清了有效加固深度的定义及与影响深度的区别,建议规范明确界定有效加固深度的深刻内涵和量化指标,避免由于概念分歧在合同中产生纠纷。提出并推荐了综合确定有效加固深度的原则、方法和判定标准,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强夯法有效加固深度的确定方法与判定标准(二)
本文统计收集了国内外强夯法地基有效加固深度的九类四十多种确定方法及十多种判定方法和标准,对有效加固深度——这一强夯技术理论中重要而未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工程实用角度澄清了有效加固深度的定义及与影响深度的区别,建议规范明确界定有效加固深度的深刻内涵和量化指标,避免由于概念分歧在合同中产生纠纷。提出并推荐了综合确定有效加固深度的原则、方法和判定标准,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