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促进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
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为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激发设计人员活力,促进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发展,决定简化《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建市[2007]86号)中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资质标准指标。
-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11月8日召开的中国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大会暨纪念中国地质调查百年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提出围绕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用“十大计划”聚焦并服务“六大需求”,实施四项重大行动,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和引领地质调查,把地质调查的过程变成地质科技创新的过程,全面提升依靠科技创新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能力。
-
科技创新,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灵魂 中国地质调查百年回眸与前瞻之二
百年地调,创新而兴。纵观中国地质调查的百年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地质调查事业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正是由于在百年来的地质调查工作中,数代地质人开拓与创新精神不移,始终把科技创新贯穿于全过程,我国的地质调查事业才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才铸造出了我国地质调查事业的百年辉煌。
-
住建部发布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 BIM技术成新宠
日前,为进一步提升建筑业信息化水平,住建部发布《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建筑业信息化是建筑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的必然要求。旨在增强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能力,优化建筑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发展深度融合。
-
从“上天容易入地难”看工程地质学的发展
针对我国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工程地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地质条件定性的结构模式化、量化和精细化,也需要大力引进、吸收和创新发展信息、自动化和智能控制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破解“上天容易入地难”的难题。
-
对高能级强夯技术发展的全面与辩证思考
强夯法是一种适用性广、经济高效、节能环保的地基处理方法。在处理碎石、块石填土和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当要求有效加固深度在10m以上甚至达到15~20m时,高能级强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目前国内多个工程的强夯能级超出规范,带来了设计、施工、检测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本文结合六个国家重点工程,就高能级强夯技术发展的客观性、必然性、经济性、复杂性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超出规范能级的设计参数等提出了建议,为工程界应用和规范发展提供了依据。最后,简述了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贡献。
-
全国有色地勘行业发展与改革高层论坛召开 提出用“地质+”特色产品引领行业发展
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有色金属地质勘查行业发展与改革高层论坛提出,地勘单位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创新加大供给侧改革,通过“地质+”的模式为市场提供更多的特色服务产品引领新常态。
-
城市地质工作的出路在于支撑城市规划建设 ——北京市地勘局副局长卫万顺谈城市地质工作创新发展
近年来,北京市地勘局先后开展了本地区多参数具体地质调查,平原区活动断裂监测专项地质调查,地下水水源勘查及检测预报系统,11个规划新城前期区域工程地质勘查等公益性地质工作。